利这样的事情也不少;甚至有官员和读书人暗中朝皇家书院伸手,暗中拉帮结派,想要维持以前的书院体系。
这种事情一直都有,朱由校也一直都能收到秘报,他却没有管。
原因很简单,朱由校在等这件事情完成。书院改革完成之后,才是他动手的时候。事后的清算先不提,如何调整方向,还须要孔尚乾来。
现在孔尚乾已经进了京城,朱由校下一步计划也能够提上日程了。
转头看向陈洪,朱由校说道:“前几天毕懋康是不是要觐见?”
这位大明百工院的实际掌握人,在朝廷当中也算得上有名,只不过离位高权重还差很远。
但是在朱由校的心里面,毕懋康是他真真正正非常看重的人才。所以在毕懋康要觐见的时候,朱由校第一时间便知道了。
只不过这两天有些不太方便,在得知没有什么太急切的事情之后,朱由校就没见毕懋康。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孔尚乾已经进了京城,朱由校的新城计划也可以提上日期了,也是时候见一见毕懋康。
朱由校说道:“你安排一下吧,明天见见他。”
“是,皇爷。”陈洪连忙恭敬的答应道。
随着孔尚乾进宫见了朱由校,关于新城的事情便流传了出去。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读书人觉得这是一件盛事。大明文教圣地,这样的地方谁不想见证?
当今陛下弘扬文教之心,当真是旷古烁今。
那些反对书院改革的、在书院改革之中乱跳的,当真是心怀叵测,这样的人就应该抓住打死。
这样的舆论环境很快就形成了,主要是这里面有不少水军在上蹿下跳。这些水军自然就是朱由校安排的人。
现在这些水军的日子可以说的上是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