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万五千名新军刚刚完成整备,装备也刚刚到位,步炮协同的训练也刚刚开始,骑兵与炮兵的配合还不协调,一切的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
把这样的军队拉上去打仗,风险实在太大。
何况火炮开发没有完成,火枪的制造也没有完成,燧发枪刚刚研制成功。金属定装炮弹等等东西都还没有开发完成,朱由校觉得这一仗不好打。
至于辽东,反正也不着急,让野猪皮闹腾也闹腾不出什么大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崇祯十七年,野猪皮也没能打进来。如果不是民间的起义不断、大明丢了京城、吴三桂投降,野猪皮他们打得进来?
既然他们打不进来,又何苦着急去消灭他们?
整顿好国内才是关键。大明这么大一个国家,战争的潜力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这个时代。
不要说把大明的战争潜力全部开发出来,哪怕只开发出来五分之一,那个时候才能够形成碾压的态势。
所以在朱由校看来,现在就根本不适合在辽东开打。
见到朱由校犹豫,孙承宗看了一眼徐光启。
两人虽然不是一派,平时偶有争执,不过有一点上两人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辽东的态度、对战争的态度。
两人都曾想过练新军,都对大明的军队不满。现在有了这样的军队,他们自然是想要拉到辽东去打一仗,想要重振军队的生威。
他们不知道皇帝在犹豫什么,现在的情况是肯定能打赢,有什么好纠结的?
徐光启见孙承宗看自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徐光启也向前走了一步,直接说道:“陛下,百工院那边已经准备了很多的武器,很快就能够把戚金将军的五万人全都装备完毕。这一战臣有信心,必然能够打赢。”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启说道:“能保证人手一支燧发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