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中央,平安县灯光厂自产的十五瓦白炽灯亮起,白色的灯光洒下,照亮了位于房屋中间的桌子,也照亮了门口的人。
“政委。”
见到来人,冯楠满脸微笑着打招呼。
“在写宣传材料?”
赵刚此时的语气宛如家长里短,浑然没了平日里讨论公路的刚硬。
“对。”
冯楠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赵刚。
来到这里之后,冯楠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叫‘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她和赵刚理想和信念几乎完美的合拍。
赵刚思想,也让她深深钦佩。
人对社会的理解、思考,竟然可以广博到如此程度。
不过,在熟悉之后,她了解到,赵刚很多理念和知识,都是来自一位叫陈凡的人,也就是那位对根据地提供帮助的人。
“日本,是一辆没有刹车,脱离轨道,彻底失控的军国猪(主)义列车。”
看着宣传资料上的第一句,赵刚突然深有感慨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资料很不错,非常适合根据地情况。”
“不过。”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
在收到陈老板发回的欧洲局势情报之前,赵刚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现在,他对此有了不同了想法。
“为何这么说?”
冯楠来了兴趣。
“小鬼子,其实是有刹车的,还不少,这些刹车都在起效,让鬼子这辆战车越来越慢。”
赵刚笑着解释道:
“于一个国家而言,刹车,更恰当的说,其实是一种限制。”
“人力资源,经济能力,工业制造能力,科研能力,资源供应能力,交通运输规模与效率,国内局势,行政效率,这些都是鬼子刹车,限制着这辆日本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