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的犁耙耕地种田。
屋舍间,牛羊鸡鸭成群,孩童玩耍,隐约间,还嫩听见整齐的读书声。公路间,同样是一匹匹初代大骡子牵引着轮胎板车在公路间驰骋。板车上,有的是一袋袋河源县肥料厂生产的肥料。
此时,孔捷和赵刚两人来到了这里。
“新的煤矿设备和很先进。”
孔捷面带笑容:
“德国货,而且生产也没多久,几乎没怎么是使用,也很齐全,等全部安装到位,能做到日产煤炭五万吨,预计最大产能可以达到日产三十万吨以上。”
“至于人才问题,在咱们宣传平安县大捷后,不少知识青年和技术人员都投奔过来,我这里是不缺技术人才了。”
如今的民国,矿山类人才还真不少,而且不少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立刻投入岗位。
“不错。”
赵刚点点头。
钢铁厂需要消耗大量煤炭,预计未来建设的电厂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不能总是依靠柴油发电机,有了这个煤矿,煤炭缺乏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而且这里距离建立在赵家裕的机械厂,在平安县附近的钢铁厂非常近,运输也很方便。
“说起来。”
在赵刚准备离开的时候,孔捷突然问道:
“你最近在和美国人干嘛?”
孔捷有些好奇。
上次和美国的生意,赚了好几千万美元,一次性缓解了部队经费不足的问题,还让美国人培训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血赚一波。
“来买大骡子的,美国人需要一万匹大骡子。”
赵刚笑了笑说道。
“你开价多少?”
孔捷十分好奇的问道。
他现在算是知道了,眼前这货,别看平时斯斯文文的,但心里黑着呢。
“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