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暴怒的神情,想到那天的场景,本来还想说的话,都咽到了喉咙口。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太太暗自警告自己,却在心里嘀咕。
二房会怎么想,二房会高兴的上了天。能让他们的闺女嫁去国公府,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哪还会顾得上名声。
这些话绕在心里转了几个弯,大太太到底还是没说出来,只是在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再想想法子,最好是把人引过来,和陈纯荔见上一见。
大老爷看着大太太这幅神情,就知道她还不死心,气的直喘粗气。暗恨自己真是不该来这一趟,什么婚事,径自写信去告诉二弟一声定下就好,何必来问一个妇人的意思,妇道人家,懂些什么!
兰康是李建安的心腹,官职虽小,却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有什么消息,自然都是第一个知道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哪一天随着出征一趟,就是一个将军回来。
这对陈家,可是大大的好处!
满京城里,有多少人家想把闺女嫁给兰康,若不是陈家和李家先有联姻的事情,兰家也未必愿意娶一个庶女。
大老爷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看着大太太还坐在炕上自己想自己的,干脆摔了脸,径自出去了。
好半天,大太太才反应过来大老爷已经离开,冷笑一声,丢开不提。
大老爷自己定下了陈纯荔的婚事,立时就给二房去了书信。
陈纯荔虽是二太太身边养大的,却依旧不过是个庶女,何况还没有攀上国公府的婚事,二老爷最近又收了个妾,二太太急的焦头烂额,不愿意为了陈纯荔离开二老爷身边,给妾室机会。就写了书信,言道近日身子不爽,多劳大哥操心,一应事宜,万请大哥大嫂帮忙筹备。信中之意,是连年都不愿意进京过了。
然后托上京过年述职的三老爷带来八个大箱子,算做是二房为陈纯荔准备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