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相对比,与前世的记忆互相印证。
面对这样的扶苏,郦食其顿时心中压力剧增,倘若扶苏不了解他,郦食其若是不想为扶苏效力,那完全可以推脱自己才疏学浅,怕误了扶苏的大事。
如此一来,自己说不定还能够全须全尾的回到高阳。
可是如今扶苏对他了如指掌,这方面的心思就完全可以熄了!
若是他不愿,郦食其已然设想到了自己的结局。
郦食其旋即拱手道:“在下不过是一介小小门吏,令王上如此看重,实在是惭愧。”
“在下乃一介儒生,朝中博士大儒甚多,臣只怕有心为王上效力,却无这份实力。”郦食其瞬间决定,先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扶苏眉头微皱,不过瞬间,扶苏面色恢复如常。
这个郦食其,换做别人,可能还真就被这个郦食其给骗了,看着如今的郦食其,穿着儒服,戴着儒生高帽,一看,还真以为郦食其是个真正的儒家弟子呢!
可前世的记忆告诉扶苏,这全是扯淡。
郦食其不过是以此为伪装罢了!若是有必要,扶苏相信这郦食其将这儒生高帽和儒服给扔了会比谁都快。
在扶苏的记忆中,可是有着这样一个典故,就是郦食其想为刘邦效力,可是刘邦一见郦食其穿着儒服,带着儒生高帽,连鸟都没鸟。
因为刘邦本身对于儒生并没有好感,常常将儒生的帽子摘下来,然后朝里面尿尿,要么就是交谈的时候破口大骂。
而郦食其初次吃亏之后,立即将儒生服饰扔到一旁,然后对刘邦说“我乃高阳酒徒”。
这就是高阳酒徒这个典故的出处,从那以后,儒生就和高阳酒徒不对付上了!
这几乎就是汉初儒生的死穴,若是有人与儒生争吵不过,一句“我乃高阳酒徒”,然后做出一副不屑与之争论的样子,便能够瞬间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