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么一点道理。
赵兴根说:“可是,你们不是说临一机的打包机加工精度就是很高的吗?”
潘有栋说:“我刚才回忆了一下,我们仿测芸塘公司那台打包机的时候,注意力都放到支撑轴上了,其他地方的加工精度是怎么样的,我们好像没有特别注意。”
赵兴旺说:“我记得跟你们说过,让你们要检测表面粗糙度的。”
潘有栋说:“我们的确是检测了,但现在回忆起来,好像检测得不是特别认真。我们有点先入为主了,总觉得临一机的加工精度肯定是非常高的,或许他们恰恰是反过来的。”
“会这样吗?”
“不好说……”
“……”
大家都懵圈了,赵兴旺认真地想了想,似乎前些天仿测临一机打包机的时候,自己的确有些疏忽的地方,没有特别去检查每个部件的加工精度有什么问题。受到报纸的误导,自己和其他工程师可能会下意识地觉得对方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万一不是这样呢?
再往下想,问题就更多了。每个部件的形状,大家也有先入为主的地方。比如说,大家潜意识里都会认为一根轴的直径是处处相等的,测量的时候不会每一个点都测一遍。但如果临一机做了手脚,让这根轴的某些地方粗一点点,某些地方细一点点,轴的受力分布就完全不同了。想想看,一个力量作用在杠杆头上和作用在杠杆中间,效果会是相同的吗?
“那现在怎么办?”赵兴根问。
“试!”赵兴旺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就不信临一机能玩出什么花招来。”
“好吧,我们还有36个小时的时间……”赵兴根说。
实践表明,36个小时对于研制一台机械来说,实在是只能算作白马过隙。赵兴旺带着一干技术人员又拼了两天一夜,到第三天下午,他终于颓唐地坐下了。无论是改变部件的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