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吃着好吃的酱板鸭,一边分析着在网上卖酱板鸭的几个槽点。
等他说完后,徐拙挑挑眉:“你既然分析得这么透彻了,应该想到解决办法了吧?”
袁康笑笑,他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
借袁德生的名头。
论网上的名气,好几个袁德生捆一块儿也没徐拙名气大,但是论烹饪圈子的江湖地位的话,袁德生自然高出徐拙一截。
前几天徐拙一直在帮袁德生宣传湘菜和湘满楼,使得袁德生的名气有了很大提高,不少人都知道他是湘菜的泰斗。
所以这会儿要是宣传这酱板鸭是袁德生为了表示感谢徐拙的帮忙,根据中原人的饮食习惯,特意改良做法后教给徐拙,就合情合理了。
这既能让袁德生的形象更加高大,也能让酱板鸭名正言顺的推出来。
而且这一老一少的互动,还会引为烹饪圈里的一段佳话。
可谓一箭多雕。
徐拙听袁康说完后,有些感慨。
刚离开家门就编排自己爷爷,你可真是袁德生的亲孙子。
不过这么一番操作后,袁德生的名气应该会大一些,估计过不了多久,也会跟郭树英之于徽菜一样,成为湘菜宣传的一面旗帜。
袁康说完,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这边宣传之前,你可要先跟我爷爷知会一声,免得他不知道这茬矢口否认。”
虽然有了一百万,但是袁康还是不敢联系袁德生,生怕再挨骂。
徐拙满口答应了下来,联系袁德生本就是应该的,毕竟要借用他老人家的名头嘛。
聊完了宣传方案之后,徐拙看着袁康问道:“你刚不是有事儿跟我说吗?啥事儿啊?住的不好还是咋地?”
袁康摇摇头:“吃的住的我都无所谓,这些都能克服,我想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