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鄂西会战一路冲到石牌,只怕战略收缩都来不及了。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对长沙地区的经济民生造成了严重的摧残,长沙地区百业凋零,流民遍地,处境十分悲惨,都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现在,日军又来了。
早在豫中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就有零星的情报表明日军将会对长沙发动大规模攻势了,但是薛岳并不在意。在他看来,日军就那么点人马,占着半个中国,典型的点多兵少,每次发动战役都是这里抽一个联队那里抽两个联队,东拼西凑拼凑起一个重兵集团,凭借高机动优势打个短平快,一波短促而猛烈的突击,能拿下就拿下,拿不下的话也就只能罢手,让拼凑起来的各单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现在他们的主力都集中在豫中,不可能具备同时打两场大规模会战的能力。
他的判断放在一年前肯定是有道理的,这确实是切中了日军的要害。问题是东条上等兵上台后跟疯了一样扩军,一口气扩编了四十多个师团,这些新编部队一大半都被投入到中国战场,使得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兵力暴增,他们当然有能力同时打两场大规模战役了。
薛岳犯了经验主义,战略误判,让第六战区还没开打就先在战略上丢了一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关于日军集结、调动的情报越来越多,薛岳终于重视起来了,紧急召开战区会议,商讨对策。
而此时,日军的作战序列已经形成了,雷霆即将降临。
战区作战会议上,战区代理参谋长赵子立将军指出:日军进攻豫中平原的兵力规模空前,只怕这次进攻长沙的兵力规模也是空前的,而且第11军军长横山勇中将是个善于吸取教训的家伙,必然会吸取第三次长沙惨败的教训,采取全新的战术进攻长沙,因此战区应该确立新的方案,以防万一。但以薛岳为首的大多数将领都认为,从日军在豫中会战所动用的兵力规模来看,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