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只是补充,因为与光业相比,它永远都绕不开安全问题,但安全不是光业胜出的最重要原因。真正让光业变得不可替代的,是电池,真正解决问题,让人类能够开发新行星的技术,不是某种新能源,也是电池。”
“电池是一种储存手段,当它的储存能力能够覆盖两次发电波谷的时候,突破了重要的阈值,质变发生了。与食物储存一样,电池覆盖的周期越长,能源越稳定,成本越低廉,慢慢地,它能覆盖两次天灾、两次人祸、两次意外……。”
“自动化光业农场就是这样在荒芜的行星上立足,生产能源、储存能源,然后复制下一个农场。当然,技术总是不够的,再先进的电池也有覆盖不到的周期,许多农场,应该说大部分农场,毁于数十年以至百年不遇的狂风、洪水、地震等等灾害,以至连种子都没留下,这样的行星,人类无法居住,如果不幸选择移居这样的星球,只能与农场一块消亡。”
“有句话叫‘朝菌不知朔晦’,朝菌的周期太短,看不到夜晚的来临。光业农场、各个机构与部门,乃至人类本身,都有周期,一旦这个周期长到超出认知,就意味着毁灭。”
老司长陷入自言自语,似乎忘掉了长桌另一头的两名年轻人。
“我最初的梦想是经营农场,我对农场的一切都感兴趣,还有一点野心,希望能为光业技术增添一块砖、一片瓦,如果凑巧能将农场的储存能力再提升到下一下阈值,此生无憾。”
“可命运对我另有安排,让我来到应急司,还让我管理这个机构。对我来说,应急司也可以算是一座光业农场,同样有生产、有储存,两者协同,以应对危急周期。过去几十年里,我做得还算可以,可是仔细想来,或许只是我运气好,正好处于一个超长周期的中间。‘朝菌不知朔晦’,有些事情我也看不到。”
陆林北与陆叶舟越听越不安,无论理解多少,他们都从老司长的话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