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人相聚兰亭饮酒作乐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竟无一雷同。
加上整帖风格飘逸,是王羲之书法集大成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备受世人追捧。
后世凡是学书法的人争相临摹此帖。
流转千年,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任藏家。
传说中此帖最后被唐太宗收入宫中,而他因为极度喜欢这幅书法,临终前也指明要《兰亭序》陪葬,后来就陪葬乾陵,再也没有了消息。
可是宋惊鸿打眼一瞧就看出这幅字帖的年代绝对到了代。
东晋时候写作多用纸张,因为不易保存,后世有了将纸张重新托裱在绢布上的技术。
这幅字帖用的是麻纸,在东晋也属于比较高档的纸张,除非官宦和世家子弟,寻常人是用不起的。
宋惊鸿在故宫见过同样从东晋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伯远帖》用的就是一样的纸张,两相对比,即可印证这幅作品就是东晋的书法。
而上面的书法字迹和王羲之的一模一样,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王羲之的真迹。
只是,还有几个疑问没有解决。
宋惊鸿看着楚辞惊问道:“楚大师,这幅字帖……不是在乾陵里面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楚辞眼神微眯,视线落在字帖上,扫视几眼:“是真品,王羲之本人临摹的!”、
“什么!”
这下别说宋惊鸿,连陈良和叶良辰都惊叫出声。
王羲之自己临摹自己?
这种事情说出去根本不会有人相信。
要知道一个书法家虽然可能会写许多一样的作品,可是那些要么就是练笔,要么就是换了字体或者不同的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