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各课杂税琳琅满目,实物税会同粮长制一直是明朝维持社会体制的基本方针。
明朝废除实物税在历史上要等到嘉靖十年,桂萼提出的‘一条鞭法’在个别地方开始实施,而后经张居正的手推行全国。
随着一条鞭法的推行,实物税开始陆续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这是在唐朝两税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重要财政体制改革,同时也为雍正提出的摊丁入亩政策打好了政策基础。
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都被视为利大于弊的好政策,因为这项政策放开了人口上限。
明清以前,鲜少有王朝丁口超过一亿后还能维持社会体系的稳定,不使地方出现流民,唯有明清两朝,前者人口达到两点三亿在册,后者更是一举突破四亿大关。
但是朱允炆并没有打算推行这两项政策。
他废除实物税,砍掉所有的杂课。
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给老百姓减压,而是为了让民间的经济‘活’起来。
往后缴税要缴银钱,不能拿实物折抵,那么老百姓就需要自己想办法把货物卖出去。
而且一条鞭法或者说摊丁入亩的税基是地。
朱允炆这里仍然以人为准。
不能种地的交地钱,织布的也交地钱。
只要中枢对民间的人身控制不松弛,那么人口的上限就无法被放开。
这样就不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不会使得国家在经济的发展上被锁定在特定的阶段而难以突破。
也就是会减缓经济内卷化的进程。
“砍掉所有的苛捐杂税,废除实物税,可以推动百姓们的劳动价值增加。”
也就是让百姓不再抢破头为了区区一天几文钱的工钱就忙碌一整天。
中国的家庭农场面积因为耕地面积过小,为了维生而不得不在劳动力边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