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图的引路下,扬州大军的前进非常顺利。
邺南和邺北两座大营,没有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其中一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刘和。
说起刘和,大家都很陌生,但是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身份,――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的儿子。
说来话长。
当初董卓入京,废立皇帝。
袁绍一直不满这一点,所以不愿意承认献帝的合法性,总想找个人代替献帝。
他先是找刘虞失败,后来刘虞兵败被“朝廷”处死,袁绍又看中了一人,也就是刘和。
刘和的确是一个人才,公孙瓒之所以没发育起来,他功不可没。
刘虞被公孙瓒害死后,幽州的阎柔、鲜于辅、齐周和乌桓峭王等联合起兵为刘虞报仇,刘和就是领袖。
袁绍派出了麴义帮忙,与刘和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只不过后来,刘和逐渐崭露头角,有王者之姿,成为一方诸侯只是时间问题。
袁绍发现了这个问题,刘和已经给他独霸天下的事业带来了麻烦。
灭了公孙瓒后,袁绍没有了后顾之忧。
一番权衡,袁绍斩杀了麴义,理由是“自恃有功,骄纵不轨”。
要知道,麹义的武勇,不在颜良文丑之下,当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折损在此人手中。
麹义死后,刘和猛然惊醒,逐渐潜伏起来。
直到今天,刘和才发难,带兵投靠了刘可。
袁绍的阵营,人心早就四分五裂。
刘可一入城,冀州将士纷纷投降,引起了连锁反应。
哪怕有的人真的忠诚于袁绍,也无力回天。
袁谭带着一万大军,包围了城主府。
“弟弟,不要负隅顽抗!”袁谭喊话道。
袁尚却出奇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