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图。
战前日军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为此,日本政府还规定要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并声称要结束对中国的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
甚至于战后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中明确提到:“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全国军民要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而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
因而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
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
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同时也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此外日本是一个岛国,战略物资缺乏,主要依赖输入,而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不很强,据日军战史记载,“七七”事变时日本储备的黄金,包括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日元。
而对日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