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五百二十四章:鏖战红花岭(四)

第五百二十四章:鏖战红花岭(四)(4 / 5)

的战争波及,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也在增长,其中铁路总里程超过全国半数以上,依托东北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成了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经济实力堪称雄厚。

在这么厚实的家底下,老张先是成立了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军校,扩大了民国四大军校之一的“东北讲武堂”的办学规模,聘请欧美军事专家,培养军事人才。

老张虽是土匪出身,眼光却比一般军阀长远得多,其他军阀的武器以进口居多,老张却看到了武器装备的重要性,是少有的能解决武器供给的地方军阀。

老张创建了民国三大兵工厂之一的东北兵工厂,月产迫击炮80门,炮弹40000发,轻机枪500挺,重机枪30挺,步枪4000支,足以装备东北军一个师,同时具备山炮、重型榴弹炮生产能力,解决了装备供给和扩军的问题,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明显强于其它地方军阀。

东北军极盛时,有陆军40万,拥有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多种口径的野战火炮,榴弹炮。1935年全国陆军编练时,全国不过500门火炮,东北军独占200门。

东北海军拥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舰等大小舰只21艘,约有3.22万吨,舰队的官兵3300人。当时全国海军舰只仅有4.2万吨,官兵约有5400人,也就是说东北海军的总吨位占全国的76.7%,人员数量占到全国的61%。

东北军还拥有空军战机300余架,编为5个航空队,多数为外国进口的先进战机。直到抗战爆发前全国不过才600架飞机,东北军的空军可以算得上一枝独秀。

这样一支数量众多,装备精良,海陆空军种齐全的东北军在当时的中国,实在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力量。东北军实力远强于松散的冯玉祥西北军、抠门的阎锡山晋绥军和兵力分散的新桂系,完全可以和内部并不团结的国民政府抗衡,是中国数一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