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震醒了大清帝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衙门。
甲午战争前,朝野有识之士终于看清了抵御中国的大患——日本,海军将首当其冲。建造造船厂、花大把大把的银子自西方购买战舰,清帝国的海军梦终于渐渐步入现实。
但一场甲午大海战不仅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更打碎了刚刚兴起的海军梦。从此中国海军一厥不振,日渐衰颓。
及至1937年大战爆发,中国海军舰船吨位不足6万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三五百吨,且舰船陈旧过时。中国海军较40年前的北洋水师,装备来见改善。
更要命的是,就这么点儿可怜的海军还处在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以这种弱小的海军抗击超过自己20倍之上的日本海军,胜败早在注定中。
但无论胜败,陈绍宽都欲使海军在这场民族之战中发挥最大效力。
只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竟然听了一个小年轻的忽悠,将增强海军实力的希望寄托在了他一个陆军军官身上。
而具体办法更是令人哭笑不得,竟然是从日本海军手里抢夺军舰,这怎么可能?
海军和陆军可不同,陆军作战的时候倒是经常可以见到缴获的军武器装备以充实自身的情况,但是海军却不一样,想要俘获一艘军舰实在是太难了。
海军人都知道战舰是重型装备,一旦出现战局无法扭转的情况,海军官兵通常会选择自沉,以免战舰落入敌手,比如说德国的彩虹行动。
一战前夕,德国为了和英国争夺大洋制海权,耗费巨资打造了一支远洋舰队,史称公海舰队。
这支舰队规模有多大,看看清单就知道了,战争爆发前,它共有31艘战列舰,13艘战列巡洋舰,还有一大票巡洋舰、驱逐舰,总吨位高达数百万吨。
然而,这么一支强大的舰队在一战中很少有作为,经历的唯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