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四百零三章:武汉方面的关注

第四百零三章:武汉方面的关注(3 / 4)

庄战役的尾声阶段,日本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与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面对中国军队的重兵打击,却仍然能相互配合,最终突出重围撤退到枣庄地区。

而且即使在战场态势被动的情况下,这两支日军,依然还能在双山潭山等地发起反扑,迟滞中国军队的攻势。面对已经伤亡惨重,仓皇撤退的日军,中国军队依然打得艰难。

其次是日军的甲种师团的装备也不是一般国军所能抗衡的,或许比起西方国家来,日本陆军的装备也许不够看,但是和抗战战场上的中国军队相比,依然还是压倒优势。

以淞沪会战中的日军装备为例,当时一个甲种师团,拥有四个步兵联队,一个兵工联队,一个重炮联队,一个辎重兵联队。全师团轻重机枪650挺,火炮108门,战车24辆,坦克20辆,运输车辆近1000辆。分配到每个步兵连,都至少拥有六挺机枪和六个掷弹筒。

再比如有着“皇军之花”称号的板垣师团,全师团28000名士兵,步枪兵只有不到万人,其他都是“机枪手”“掷弹手”“坦克手”等技术兵种。日军这样的火力水平,即使面对抗战早期装备最精良的中国军队,也是压倒性优势。

与之相比,国军所谓的德械师简直不值得一提,因为国军的德械师充其量就是轻装师,缺少重机枪,步兵炮等重型武器,装甲车辆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

而即便是战马,步枪,小型火炮数量也远远不及日军,基本武器步枪除了少部分为德国原装进口,多数为国内仿造,和日军根本没法打,直到抗日末期的美械师才勉强有了相搏的实力。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甲种师团,中国军队若是想要与之抗衡,保守估计需要15万士兵一齐上阵,而且是在日军空军、海军没有支援的情况之下。

再拿淞沪会战为例,当时日军在上海前线不过十几万人而已,但当年国军在上海就集结了8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