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始,陕西人就深刻地影响到了整个中国历史。
所以,不过是一件杀人案子而已,并不值得扶风人大惊小怪。
之所以如此轰动,那是因为杀人者是个有功名的少年秀才。
“杀人了,哪个谢小官?”又有人问。
“还有哪个谢小官,西门卖肉的那个谢秀才啊!”
“原来是秀才屠户啊,那就难怪了?”
“谢小官看起来年纪虽然小,可性子却是极其梗直的,又急公好义,遇到不平之事,多半就伸手相助。哎,他这次杀了人,也不知道会怎么判决,如此人物,却陷进一桩案子里,倒是可惜。”
大家都聚在街上,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这个时候,旁边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书生冷笑道:“君子当温润如玉,遇到事情当以德服人。谢自然谢君服好勇斗狠,身上又有哪一点像是读书人,出事是迟早的。再说,他不顾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要去行了屠宰贱业,真真是丢了我县读书人的脸。这次杀了人,倒也不好。至少要被革除功名流放三千里,倒是一件正人心,正风纪的好事。我县读书种子,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声音说得激扬,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说话这人姓黄,名东,也是扶风县的秀才,素来和大家所谈论的谢小官不和。
听到他阴阳怪气地说出这一番话来,众人都是不服。
别人敬他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情自忍了。可旁边一个卖烧饼的婆子却是不服,也不惧他是个秀才,破口骂道:“黄秀才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什么以得服人,若遇到事一味退缩,还叫男人吗?说他操持贱业去杀猪羊,人家凭自己劳力吃饭,一不偷二不抢,又有什么好丢人的。哪比得上黄秀才你,都四十岁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整日间只知道到处打秋风,这十年年来,别说是我们扶风,就连整个凤翔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