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不符合文官利益的地方,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直接卡下来。
如果碰到心怀不轨之辈,阻塞言路,即便皇帝在英明,也会因为消息闭塞产生误判。
听到这个感慨,苏木习惯性的炫耀自己的见识,随口将密折制度说了出来。
他也就是顺口一说,却不想正德皇帝却记真了。
等到登基,就开始大力推广。
问题是,他这一推广,别的文官却不买帐,反上谏言说君子事无不可对人言,陛下这么做,那是鼓励小人风闻奏事,行唐朝武后告密乱政之举。就算万岁你要兼听则明,御吏台的言官可都是真正的实诚君子。有他们在,还需要密折吗,没得坏了陛下的圣誉。
如此一来,密折制度最后无疾而终。
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大臣们的密折在交到皇帝手头时,得先在军机处备案。
而在这个时空的明朝,则改到司礼监。
正德登基九个月,所发出去的密折牛皮匣子也有十好几个。可到现在,却没一份回来过。搞得司礼监也不记得有这么回事。
其他两个秉笔太监也意识到什么,同时围了过来,低头看去。
这一看,脸上都同时露出狂喜。
刘瑾哈一声:“皇上洪福齐天,千岁要回来了。”
牛皮匣子已经打开了,里面是两份密折,一份是苏木的,另外一份的落款则是太康公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马永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不住摇头:“自从出了这么一挡子事,慈圣太后心情不好,咱们这些做奴婢的也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高凤接嘴道:“太后她老人家心情不好,咱们这些做奴才的日子能好过?所谓主忧臣死,咱家见慈圣太后老人家一日消瘦于一日,这心里啊,就如同有刀搅一般。”
说到这里,他眼圈就红了,不住伸手去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