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周有水泡不断翻起叫二沸,大涌小涌叫三沸。一沸时水太嫩,三沸时水太老,都不合用,总以二沸腾为最佳。”
苏木接着说到:“再说这洗茶之法,也非常要紧,必须待沸水稍温之后才能下茶。太沸则有损茶味。洗时以竹筷夹茶,放如缸中盖好,少待片刻,然后打开,见叶已转青,香气体透发,即用沸水泡彻。不过,这其中又有冬夏之分。夏日炎热,故需先水后叶。冬季喊列宁感,须先下叶后注水。皆因水之温热稍有不同,便会使茶味即时受损。”
边说着话,苏木一双手如穿花蝴蝶一样上下翻飞,照着程序做了一遍。
最后才将一杯热茶递了到云卿手里。
云卿听得发呆,竟不觉接了过去,喝了一口,失声叫道:“果然好,想不到区区一杯茶竟然有如此讲究,公子真是雅人!”
喝着香甜的绿茶,头好象也不怎么疼了,精神也好了起来。
目光中满满全是震撼,忙从床上下来:“苏公子且请坐。”
苏木心中也是得意,其实这套理论在后世也已经烂大街了。只要你去一家茶舍坐过几回,就能被那些茶博士扫盲扫到耳朵里起老茧。这还是最普通的绿茶,若是换成工夫茶,更是复杂。
实际上,茶道一说,明朝中期已经开始兴起,只不过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只有到晚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井文化兴盛,在复社四公子冒辟疆等人手中,这才成为一种艺术。
他刚才进屋的时候也看得明白,这云卿姑娘一副懒洋洋提不起精神的样子,脸分明写着“不欢迎”三个大字。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与她见面说话,也许用不了几句,人家就会叫小丫鬟送客了。
所以,今天要办成这事,得牢牢地把握主动,控制住所有的话题。
等看到火炉上的那壶开水,苏木觉得从茶道入水,原原本本地将自己以前在成都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