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读档1998 > 第296章 义安之龙

第296章 义安之龙(2 / 3)

分支。

项征出走后,项氏家族和旗下帮众一样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项德炎挺身而出,凭借其父余威收拢了一部分帮众,随后又渐渐地使“义安系”势力重新整合到了一起。

经过他的努力义安系的帮会势力发展到80年代时,势力已发展到与本土势力14k争雄的地步,成员有8至10万,组织结构相当完善,共有4虎10杰,十四位龙头大佬,并在九龙的尖沙咀、油麻地、九龙城、观塘及旺角一带,新界的屯门、元朗、葵涌、大埔、粉岭,离岛的长州等主要地区设有“坐馆”。

据警方当时的审查分析,南港至少7000多间餐馆、娱乐场所乃至1050余辆小巴及各大巴士公司,均有义安系会员插手。80年代后期南港经济腾飞旺盛之时,义安系帮会组织每年可以从这些行业中取得至少1亿港元的收益。

项征虽然是“义安”字号的创始人,但真正让“义安”称雄南港的还是项德炎,所以项德炎也有了“义安之龙”的称号。

项德炎虽然一度风光无限,但也和其父一样成了港英政府眼中的威胁。

经历了廉政风暴之后的南港警方,一举肃清了帮会势力的影响,而港英政府在清洁了自身之后,也把整肃的目标转向了帮会势力。八十年代中后期掀起的“反黑风暴”正是这种努力的直接表现。

项德炎和项氏家族表面上都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产业,对于帮会的事务貌似并无关涉,这一点也正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义安系”经过项德炎的整顿之后,为了避免父亲的前车之鉴,项德炎容许旗下各个字号各自发展,组织内部也呈现出了联盟式的架构特点。由于这些字号之间互不统属,警方要打击起来一时也挺棘手。

不过,警方为了打击义安系还是想了不少的办法。项氏家族十三个兄弟之中,项德强、项德胜这两个在电影界初露头角的年轻人,就成了他们的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