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的好友——艾多的创始人胡振彪和陈南添。
“他们创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后来他们要扩大企业规模要增资,当时我是艾多的代理商,想着大家都是朋友,而且艾多发展这么快,如果这时候入股将来会有很大的收益。我就挑头把我们村好多人都动员入股了……”何鸿炳说到这件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
艾多的发展史的确是一个民营企业的奇迹,何鸿炳拉着村民们入股,周晓龙能够想象的到,当时肯定是非常受追捧的。
何鸿炳回想起当初,同村的村民争相上门想要入股的情景,以及当时他在村里仿佛一个大人物那种“荣耀”,至今还是让人很有些兴奋的。但他没想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这一步。
几个月前,占艾多股份45%的陈南添找到他,对他提及作为艾多总裁的胡振彪盲目投资,转移资产,大肆扩张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时阿添找我,就是想让我和他一起向阿彪施压,让他做事情脑袋清醒一点,步子放慢一点,不要那么头脑发热……”何鸿炳有些茫然地说道,“可没想到阿彪以为我们俩准备联手逼宫……”
何鸿炳至今都不知道他当时决定和陈南添站在同一立场上是对是错。但至少有一点很明白——这件事成了艾多败亡的导火索。
陈南添和以何鸿炳为代表的隆山村,虽然都是艾多的股东分别占45%和10%的股份。但平时并不参与管理,连艾多电器的真实资产情况和财务报表都见不到。
业界最近关于艾多的传闻很多,这家曾经高居行业榜首的vcd巨头, 在今年下半年突然在市场上严重缺货,缺货直接引起了现金流量短缺。
“现在阿彪要我们做出选择,要么帮他继续融资,大家抱成团使公司度过难关,要么退股。他一个人继续干下去……晓龙,你说我到底该怎么选呢?”
周晓龙阐述的“如何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