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基这小子还没有投入到“造反大业”当中,反而是去当兵了,而且是一个基层的小军官。
但这并不能让张宁放心。
马上提笔书写回信。
除了日常的问候之外,给李鸿基的这封回信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他到加入到宣慰军中。
不把这小子放在身边,放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张宁总是觉得有点不放心。
李鸿基这小子就算不是军事奇才,至少也块当兵的好料子,稍微活动一下就能把他调到自己身边,随随便便安排个职务让他为宣慰军出力,一来是为了方便给他混个前程出身,而来也可以去了自己的一块心病。
对于李鸿基,月娘持同样意见:要是他能到张宁身边来做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以张宁现在的影响和地位,调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军官简直轻而易举。要是李鸿基不愿意受张宁的约束,也可以想办法让他去锅盖川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反正他的身份已经洗白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身背罪名的李鸿基,而是一个崭新的李自成,就算是回到李家寨,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但世间之事,多不遂人愿。
这封信还在路上的事情,李鸿基就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注定再也不可能收到张宁的这封书信了:在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不堪上司的压榨,率领七十多个拿不到军饷的士兵哗变,一刀砍死了随军的顶头上司和一个参将,又干掉了榆中知县,一把火烧了县衙,将府库抢掠一空之后,带着那些哗变的士兵往南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