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混迹官场这么多年,始终未有寸进。是东翁实力不济吗?以学生愚见并非如此,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如今大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了。若是东翁的胆量足够的大,最好和张宁一起去往银州关,若是能够顺顺利利的换回那三千多百姓的话……东翁好好的想想,那会是怎样的广阔天地……”
跟着张宁一起去往银州关,若是真能换回那三千多老百姓的话,朝廷的奖赏有多么丰厚且不去理会,这份“拯救黎民与水火之中,解万民倒悬之苦”的功劳绝对是要留名青史的。
那可是三千多活生生的性命,要是真能救他们回来,晏子宾的大名将在一夜之间轰传天下。
自己的官声和身后之名,别人是万万抢不走的。
和张宁一起去往银州关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风险也不小。
万一脱不花真的翻脸,别说功劳了,只怕老命都保不住。
所以,晏子宾又犹豫了。
关键时刻,深知晏子宾性情脾胃的钱师爷说了一句:“反正东翁已经历尽艰难险阻,九九八十一难都过来了,还在乎这最后的一哆嗦吗?退一万步来讲,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张宁会担着泼天的风险去救人?我看此事就是用惊无险,东翁一定要想清楚了。”
是啊。
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张宁怎么敢去银州关面对穷凶极恶的脱不花呢?
既然张宁不怕,我这个县尊大老爷就更加的不怕了。只要能换回那三千多人,就等于是把温珠的功劳又拿到了自己手中。更何况还有流传千古的好名声……
经过一番计较和权衡之后,晏子宾终于鼓足了勇气,准备和张宁一起到银州关去,搏一场泼天的富贵和千秋万代的身后之名。
只可惜,张宁根本就没有时间等他,早已赶着驴车和李鸿基一起踏上了北去的路途……
“等等我,等等我!”晏子宾和钱师爷急急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