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奇袭,显然更具有艺术加工的价值,也更能让男儿热血为之沸腾。
“贤弟能文善武,之前多有埋没,今日才得施展,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可惜此间不能饮酒……为兄只能以茶代酒,敬贤弟一杯了。”
李大亮赶紧端起茶杯,“若无大兄,哪有小弟今日?这杯该我敬大兄才是。”
…………………………
接下来李大亮又问起了房玄龄为何会出任长安县尉?照他话里的意思明显是觉着屈才了,以前秦王府司马的才干,即便是任职长安县令,都属于大材小用。
房玄龄赶紧打住了他的话头,没让他把话说完全了,皇帝亲口许下的官职,岂容他人置喙?
房玄龄含糊的回了句,是贵人举荐,不得不来,便糊弄了过去。
李大亮一下便想到了公主,“心领神会”间也不再追问,而且他这人其实不是多话之人,今日见了房玄龄,高兴之下多说了这许多,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房玄龄转移话题,又问起了沱水之战的情形,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身在长安县的他,消息还是那么灵通,蜀中发生了哪些大事,他都了如指掌。
只不过细节处要问一问这些当事之人而已。
李大亮那会在绵州,并没有参与此战,此战的详情也是听人说的,大致给房玄龄描述了一下,房玄龄听的津津有味。
房玄龄属于比较纯粹的文人,按照此时的风气,他对武事也是极为向往的,听完李大亮的叙说,又是一番赞叹。
实际上不知不觉间,房玄龄便已主导了此间的话题,而且众人并未有被冒犯或者压制的感觉,反而觉着跟这人聊天很是舒服,其实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一个温文有礼,博学多才,性情洒脱的形象便已深深留在了高季辅的印象当中。
这种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而房玄龄结纳起友朋来简直就是顺手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