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匪人。
是瓦岗军中的元老人物,后来李密入伙,黄君汉慕其名声,便跟在了李密身边,几年征战下来,崭露头角,封上柱国,河内总管。
后来随李密投唐,其他人都也平平,唯独黄君汉得李渊赏识,独享殊荣,封上柱国,东郡开国公。
武德三年入蜀,任蜀中行台刑部尚书,益州刺史……以其家世以及李渊用人之标准,能走到今日之地步,你说这人是不是很传奇?
平日里李孝恭待其甚厚,倚为臂膀,今天一时口快却触了个霉头,可实际上也给了李孝恭发挥的余地。
李孝恭气咻咻的住了口,许智仁又来转圜气氛,“郡王还请息怒,今日召众人前来商议大事,还请郡王莫要意气用事。”
有他开口相劝,其他人也纷纷跟进,黄君汉也说自己失言,请郡王莫要怪罪云云。
其实吧,大家都看出来了,郡王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生气是假,借着这个引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才是真的。
有人趁机便道:“郡王经营蜀中多年,今有巨变,自立为王乃理所当然之事,末将愿随翼尾,稍助王业。”
此言一出,立即便有人附和道:“此言有理,蜀中兵马众多,而这些年来郡王秉宽仁之心,怀柔蛮部,得兵又有数万众,足以与李定安,萧铣等人相抗。”
只要李孝恭心意一定,他的心腹们自然不会怠慢,蜀中粮草丰盛,兵将精强,与人争夺关西可能力有未逮,但自保应该绰绰有余。
众人议论纷纷间,已经有了劝进之声,即便不能称帝,总也要晋蜀王之位吧?到时以巴蜀之地而争天下,正是当年玄德事业嘛。
黄君汉左瞅瞅右瞅瞅,却觉着众人太过乐观,憋不住又问了一句,“郡王可知刘将军,柴将军有何打算?”
不待父亲说话,李崇义已经愤愤道:“刘弘基目中无人,狂妄跋扈,正所谓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