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冒出菌丝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错,荧惑真菌本身是有类似于叶绿体的细胞器的,这也是它们存在的手段之一。
荧惑真菌的繁殖,就是每年夏季,通常都是在中午阳光猛烈的时候,一边利用菌丝扎根地下深处,吸收地下深处的地下水;一边在地表,长出黄褐色的菌毯,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荧惑真菌的光合作用,并不会产生氧气。
它们的光合作用模式,是吸收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微弱的太阳能,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这是第一步。
当有机物和氧气产生后,荧惑真菌并不直接释放氧气,而是继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甲烷,产生类似于氧化反应的行为,将氧气消耗掉。
其实荧惑真菌,就是一种自产自销的自养型生物。
毕竟火星地表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为了生存下去,很多微生物都进化出独特的能力,来实现基因的延续。
如果真的要像蓝星生态圈那样,那火星的微生物估计要完蛋。
没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火星的微生物只能选择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成为自养型生物。
就在黄凯旋、张茂生等人,忙碌着研究15号探测器的钻探数据时。
隔壁负责火星33号探测器的工作组,也在水手大峡谷的中段区域,展开了钻探作业。
火星33号探测器,是目前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中,最重的一个探测器,全部重量为58.36吨,上面搭载的各种仪器设备,也非常先进。
这个探测器是去年八月份,才从月球专区发射过去的。
虽然33号探测器的工作组,也想进行一次极限钻探,看一看水手大峡谷的地层中,是否存在相类似的热泉生态圈。
但33号探测器的工作安排,好没有到最后阶段,暂时还不能进行极限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