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随后,黄修远介绍了一系列条件和补偿,比如年薪150万、公司虚拟股、高级研究员的福利。
另外就是允许他们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配备一个顶尖的材料实验室,人员编制180人内,年科研经费的基本预算5000万,科研项目经费可以另外申请。
最后技术技术的专利授权,虽然看起来每年不多,但几个亿的专利分红,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黄修远说了条件和补偿后,又提醒道:
“虽然你们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但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你们还太年轻了,基础不够牢固,因此我建议你们继续留校深造,实验室可以设置在学校的附近,你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科研工作。”
“多谢黄先生的教诲。”程存武连忙回道。
“我们会努力学习,不会为这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谢清也清醒了过来。
显然黄修远的担忧是正常的,三人都非常年轻,一下子获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和财富,可能会迷失在名利中。
自古以来,伤仲永之类的事情,并不少见,年少成名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的欲望。
黄修远继续提点道:“你们可能将是史上最年轻的备忘录学者,我也希望你们可以在三十岁之前成为院士,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谢谢!真的非常感谢!”谢清激动不已的说道。
对于别人,或许谢清、程存武和熊玲惜有骄傲的底气,但在同样年轻,又科研成果超多的黄修远面前,还真没有人敢骄傲。
毕竟单枪匹马创建了燧人系,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燧人系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那一项项科研成果,甚至可以影响世界格局的天平,什么是六边形科学家?这就是六边形科学家,人类科学界目前的天花板之一。
这也是黄修远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