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
而雄鹰航天的超低轨卫星,运行轨道则在210~240公里的高度。
双方并不在同一个轨道层上。
甚至因为超低轨的原因,导致雄鹰这边的卫星,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在200~300公里这一片轨道层,将被雄鹰航天彻底占据。
为了保证卫星通信的质量,第一期,黄修远计划发射360颗超低轨通信卫星。
该计划分成3期,一共发射1080颗通信卫星,分别布置在210~240、270~300、320~350公里,形成3层交错的卫星通信系统。
至于为什么不像星链计划那样,发射几万颗卫星。
主要是雄鹰航天的技术和对方不一样,有燧人系的技术支持,单颗通信卫星上,会布置8台高效率的激光通信器。
单台激光通信器的带宽,可以达到28~35g每秒,单颗卫星的总带宽是224~280g每秒。
要知道星链卫星,单颗的带宽才15~20g,加上运行高度太高,以及天气干扰,所以需要几万颗卫星,才可以保证通畅的通信服务。
而雄鹰的通信卫星,由于超低轨运行,通信延迟低、信号丢失率,都相对具有优势。
更重要的一个优势,是在使用寿命上,星链卫星的使用寿命非常低,可能需要几年报废一批,不断来回折腾。
而拥有非常多新技术的雄鹰航天,设计的通信卫星,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5年以上,还具备升级改造的余地。
1080颗通信卫星,就可以提供241920g~302400g的总带宽。
在限定用户数量,以及限定上传下载速度的前提下,假设一个用户每秒占有5~10m,那该通信系统可以服务2500~6000万用户。
实际上,由于燧人系大力推广的超大本地储存器,导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