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部位的不同,如果精细采摘的话总共进行三次,时间就在六月到九月。
这么三次采摘的不同烟叶,就会做出不同品质的香烟出来。
这也是高档、中档和低档香烟的来由。
不过在这个时代,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柳铭淇先重视的还是产量。
等到产量全部上去了,然后再说精细分化的事情也不迟。
通过三次采摘,烟叶每亩地的产量是大概四百斤左右,这个在后世的宜宾算是中等水准,但放在这里,也已经是精细化生产的结果了。
如果是大规模的种植的话,产量降到三百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百斤的烟叶,烘烤成烤烟叶之后,仅仅只能得到十斤的成品。
基本上转化比例就是十比一。
因此按照现在一亩地出三十斤的成品来算的话,起码要有十万亩才能达到去年苏禄国国王运过来的三十万斤干烟叶的水准。
但烟叶可不是水稻,必须在平地或者梯田上才能长出来,它是可以在山上种植的。
再加上宜宾这边平地众多,别说是十万亩,就是一百万亩都不成问题。
唯一有些麻烦的是,种植了太多的烟叶,必然会挤压水稻粮食的空间,到时候周边的米价又要上涨。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十亩收获的四千斤烟叶,明年烟草种子拿来种植时,最多只能耕种一千亩到两千亩之间。
想要形成一百万亩的规模,还得等到三年之后再讲。
也就是说,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仍旧需要大量从苏禄国进口烟叶。
苏禄国的地盘很大,但他们自身却没有种多少的烟叶,毕竟烟叶做成的香烟只是能提神消遣而已,并不能当饭吃。
可因为苏禄国在东南亚,他们那里的水果、西米、动物、鱼类等等资源非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