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等的大气!
《劝学》简直是可为天下师,然后后面又来了一个《师说》。
今年大年初一的新年赐宴上面,他还又写了一篇大气磅礴的《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岳阳的人,居然写了这么一篇足以流芳百世的文章来,你就不得不佩服他的天赋了。
难怪人们说德王殿下自从差点溺水后,便被老天爷开了窍,这样的说法,连刘仁怀都赞同。
不然你怎么解释,一个本来资质平庸的少年,居然能忽然达到这样的高度?
不过呢,刘仁怀屡屡给柳铭淇发传书,请柳铭淇赶紧来江南的最主要原因,却不是因为他的道德文章,而是想要借重柳铭淇的战略眼光。
刘仁怀在京中人脉广得很。
所以他晓得,早在过年期间,实际上这位德王殿下便已经提醒了景和帝,那六家前来帝京城祝贺新年的国家和部落有图谋不轨之意。
当时别人根本没有看出来。
只有德王殿下很肯定,说他们一定有阴谋。
如果那个时候皇帝和朝中大臣们做了准备,那情况是完全不一样了。
不用多做,只要能先往北方防线调集五万人,进一步加强锦州一线的防备,那么很有可能室韦看到难度太大,就不会拼命攻打锦州防线,自己退却。
当然了,这也是后话。
说不定室韦就铁了心要撞这个铁堡垒呢?
毕竟六国势力已经谈好了,大家都想要侵占大康,当然不会有点困难就后退。
但无论怎么讲,提前做好了准备,总比不做准备的好。
因此,在不能断定倭人是不是要来入侵,到底怎么入侵的情况下,刘仁怀觉得自己听听柳铭淇的意见非常重要。
……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