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倒是也很心驰神往。
不过他却也赶紧的否认:“你这话不要乱说!我们两个都是备选的,说不定也是你……甚至更大的可能还是皇上又生皇子呢!”
柳铭观很想坐上宝座,施展一生的抱负。
可这不代表他像是自己老爹礼王那样昏了头。
柳铭淇没有意思竞争,这是柳铭观早就确认了的,同时他心中隐约就有点感激。
这样的两人竞争,柳铭淇从一开始就退出的话,这是给予了他极大的方便,也更容易获得大臣们的支持。
有了这份感激之情,柳铭观实际决定好了,以后一定会对铭淇这家人多多照顾,多封两个亲王,以报答他的这份情谊。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出在皇上身上。
景和帝雄心不老,这段时间接连戒掉不健康的饮食、不规律的作息,加强锻炼……等等,就是想要再生皇子的打算。
这下子就不仅仅让柳铭观有些头疼,让很多人也都为难。
一个温文尔雅的成年亲王,和一个性格不知道、年龄不大、还不成熟的皇子……
奸臣们肯定选第二个当皇帝。
可大康朝儒家还是总体比较正派的,再加上了法家这种刚硬的家伙,他们肯定愿意选第二个。
但问题在于,这些事情的决定权并不在他们身上,而是在皇帝身上。
景和帝硬要让自己可能生出来的小儿子当皇帝,你们能怎么办?
难道抗拒君命不从吗?
这皇帝的儿子当皇帝,不是天经地义吗?
有了皇帝的儿子,你还要选择亲王当皇帝——数遍天下数千年的历史,我泱泱华夏,哪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所以柳铭观实际上心中也是很矛盾的。
当然了,这种矛盾和柳铭淇没有半点关系。
反正我又不当皇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