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方式,景和帝同意了,因为山东那边同样是数百万人受灾,如果全部用粮食,山东也叫苦连天。
第二个方法更绝。
说起来也奇妙。
今年黄河这边一路水灾和蝗灾,但是江南却获得了特大丰收,入库的粮食都超过了三千万石,比预计的还要高很多。
朝廷诸公就商量着,能不能用其中一部分粮食换取麸糠,运到各地去便宜卖给那些缺粮的老百姓。
毕竟朝廷负担两三千万人一年的生活,怎么都是做不到的,没有谁能做到。
但如果是用便宜的价格卖麸糠给民众们,让他们至少能果腹,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景和帝一开始还是不同意,可架不住担负的压力太大,最后只能和朝廷诸公商量了个折中的法子出来。
刘仁怀在江南用一千万石去年的粮食,换取了五千万石的麸糠——江南毕竟是富裕的地方,麸糠比起其它地方更加不值钱,再加上刘仁怀的厉害手段,差点就换得了帝京府等地的两倍那么多。
然后这些麸糠由朝廷负责运送到山东、冲积平原、京畿地区、两湖区域等等地方。
在任何一个地方,朝廷都只是卖十三文一升,比起现在差不多四十文一升的粮食,便宜太多了,比起之前的粮食价格也要便宜不少。
实际上这个价格出售,整体来说朝廷还是亏本的。
虽然在江南算下来一升麸糠的收购价只有二文左右,但你一路上数千里的运输费用呢?
船工、装卸、还有运送到各个灾区的费用呢?
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哪怕是平均分摊在每升麸糠上面,也显得很吓人。
本来朝廷诸公想着能不能加到十四文一升,这样就会亏得少很多,可景和帝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本来灾患年景,就该朝廷多赈灾。现在我们没有粮食赈灾,难道麸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