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
“然后大部分封存,少部分反复确认不会暴露历史真相的孤篇才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地方进行展览。”
“永乐大典的浩瀚篇幅尚且如此,坤舆万国全图这种决定性证据的东西,又岂会让它遗漏在外?”
“特别是,在我们研究之后。”
“它的初稿,当是由李之藻完成,甚至对地名都没有进行更改,是大明的命名风格,图册上利玛窦的姓名都没有留。”
“流传于世的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修改后的‘第二版’的副本。”
“至于为什么李之藻愿意跟利玛窦成为共同作者,并让利玛窦进行修改后献给万历皇帝?”
“那是因为李之藻深知大明弃离海洋已久,深知西方人对全世界的探索和掠夺让他们在飞速发展,意图让利玛窦通过改名的方式,告知万历,这世界,大明以外的世界,已经是西方人的了!”
“再不醒醒,再不看看外面。”
“数百年后,大明将失去整个世界!”
“这种方式可笑?”
“丝毫不可笑,因为应天府和顺天府的工部都存有郑和时期绘制的六幅《山海图》,只要对比,就知道当年大明的盛况和如今的悲哀!”
“李之藻,想惊醒万历。”
“然而,李之藻不明白,如今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哪里还有能力看海外的世界……”
“总之。”
“《坤舆万国全图》的初稿,是李之藻独立完成,并且全是大明风格的世界命名,可以一眼就知道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宏伟成就。”
“西方绝不会让这副原图流出。”
“以至于我们在后来勘察历史的时候,也没有拿到这幅图,甚至不知道它具体在谁的手上,只能做一些推测。”
“嗯……”
“你去问叶朴年,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