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二百七十三章只是喜欢,仅此而已

第二百七十三章只是喜欢,仅此而已(3 / 6)

份高低的信物外,更多的是道德品格放面的寓意,暂且不谈那些长篇大论的玉之十一德。

光是说儒生随身佩戴玉佩,进退往来必有声响,而且只有在适宜的步伐下,玉佩才能发出悦耳的、和谐的声音,因此也约束了儒生的行为,要举止得体,行动光明磊落。

因此,若不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不得体的事,必定是玉不离身的。

赵戎目前只是墨池学子,对于所佩美玉的样式并没有讲究,但是等他成为了儒家士子,那便多了很多规矩,要时刻在人前佩戴玉壁。

至于君子,则是随身佩戴更加高贵讲究的玉玦,这是身份象征,并且与道家君子的道经紫气一样,每一块君子玉玦皆是来历不俗,小小的一枚,却是中洲文庙精挑细琢的儒之重器。

其上皆刻着一句独一无二的儒经箴言。

但是玄黄界儒家历史悠久,现如今大多数君子被授予的都是传承有序的旧时古玉,被一位位古之君子贴身携带过,代代传承。

崭新玉玦则是已经极少了。

不过一位万年难得的儒家女君子,倒也是配得上一块新玉与一句新的箴言,意义不小。

只是这新玉与古玉相比也是有利有弊,

古玉传承万年,被一位位古之君子作为本命物温养过,甚至其中是不乏第七境儒士的。

其上被添加的符文禁制极多,被温养出的古玉沁色,更是神秘莫测,变化非凡,是真正的传承重器,被授予者都是玄黄儒家学派的中流砥柱。

而新玉虽然少了这份悠久传承与前辈香火,但是崭新铸就毫无痕迹,便意味着全新的可能,与更大的潜力,并且还会少去曾经一代代玉玦主人冥冥之中留下的因果牵连。

因为美玉通灵,人在养玉,玉亦是在养人,古玉影响更甚,谁知它曾经的主人们经历过什么,福祸因果,沾染更多。

这些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