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他猛地转头看向门口。
棉袄男子瞧见了赵戎,连忙开口,“赵子瑜?”
赵戎点头拱手,“正是在下。”
“呼……”
棉袄男子长长的松了口气,“年兄,你总算来了,走走走,我带你去率性堂,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他语气焦急。
赵戎好奇道:“阁下是专门等我的?”
棉袄男子语速极快道:
“我也住在这个院子里,是你的舍友,而且咱们都是率性堂的学子,今日知道你和范玉树要返回书院,范玉树不用去操心,已经入学很久知道怎么走,只是子瑜兄你刚入书院就跟着晏先生去讲学,现在回书院人生地不熟的,鱼学长便让我在学舍专门等你,为你带路。”
赵戎恍惚点头,不少事他都听范玉树与大师兄提过。
林麓书院每年新入学的书生最初都是学子身份,要在书院内的墨池学馆学习一年,上七门基础艺学课,之后经过一年的观察考核与最后的拜师大典,才能被书院先生正式收入门下,成为儒家士子。
墨池学馆内,设有六堂。
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
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
每一届学子分为六批,入驻这六堂之内,类似于前世的班级,只是制度相对宽松。
而赵戎与范玉树所在的便是率性堂。
除此之外,墨池学馆内,设有祭酒、学正、司业、丞等职务,都是由书院先生们担任,他们负责管理六堂,其中,祭酒职位最高,掌儒学训导之政,一般由书院内德高望重的老夫子轮流担任。
至于六个学堂,除了七位艺学老师外,并没有专门的先生固定管理,因此制度较为宽松,不过据赵戎所知,却也有一位“学长”治理学堂,这儿的学长,并不是他记忆中,前世学长的意思,而是指“一学之长”,大概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