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七百零八章 李梦阳读报

第七百零八章 李梦阳读报(3 / 4)

割张昭手中的兵权。

真理报上依旧在鼓吹海权。这几天是一篇文章接一篇文章的发。核心论点是强调“日后的财富将会来自于海洋”。所有的大城市都会出现在沿海地区。

反正他是很难接受这种论调。但作为户部的郎中,他非常清楚朝廷的战略确实在向东移动,稳步的推进海军的建设。

他很怀疑,张昭有可能还会不断的遭遇到刺杀!

但凡大明的官员,谁不知道海贸的利润?弘治年间早就开海的声音。但开海的利润被江南缙绅们吃得干干净净。天子始终未作出决断。

张昭整顿两淮盐业,惩治士子,早就把江南地区的缙绅得罪。此时呼吁海权,虽然未明确涉及到“海禁”之事,但只怕江南缙绅们已经将其认定为敌人。

他对此事依旧懒得关心,他的副手余籍可能会比较敢兴趣。他敢兴趣的是明理报上的文章。

在经过几天的文章铺垫之后,终于抛出这个重要的命题:帝王和法律最优先?

儒家经典的命题是:法先王,法后王。白话文的意思是:是尊从先王的规章、制度、法律来治理国家,还是根据现实的情况来制定?

韩非子很明确的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明确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这也是历代改革者必须要阐释清楚的问题。

当年北宋王安石变法,说出:祖宗不足法。这就是“法后王”的思想。

而今,大明朝时常讲的是“祖制”,这其实是“法先王”的思想。

张昭是一个怪胎,他根本没有先从思想层面去辩论、统一。而是直接开始变革,以经济利益驱动。所以,进行的很顺利。

然而,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为张使相。这个问题终于还是被明理报提出来。

有人希望以此来“限制”他。这也是张昭的雄文《论大明生员的权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