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请告退!”
弘治皇帝转过身来,脸上泪痕未干,温声道:“朕知道。朕准先生致仕,赐驰驿差官护送。荫先生子孙一人出仕。先生归乡,朝廷给月米三石,优瞻终身。”
刘健在弘治十五年时加官已经到人臣的顶峰:少师(从一品)、太子太师(从一品)、华盖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正一品那是留着追封用的。
弘治三年有规定:三品以上致仕有兼官者,多加从一品宫臣,无兼官者多加从一品散衔。太子太师就是从一品的散衔。
文臣无生加三公者。唯一的例外就是万历年间的张相公。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
从官位上来说,刘健已经到极致。所以弘治皇帝给全部是其他的待遇。恩赉有加。
刘健含泪道谢,再叩首辞别,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东阳、谢迁两人跟着跪拜,高呼万岁。这不是抢戏,而是礼仪所在。
弘治皇帝站在御座前,他日常生活的地方,看着自己的老师、首辅一步步的离开,心中怅然若失,茫然不知所言。
一个时代落幕了。
…
…
弘治十六年九月初三的上午,首辅刘健拜辞天子,消息随即传开。
第二天圣旨下来,给予刘首辅极高的评价和待遇。刘健上表谢恩。
其实从弘治皇帝的角度而言,在辽东、奴儿干设大布政司、小布政司他都可以。可以先试行,日后再调整。就因为这样的“小事”要他罢首辅,他肯定不干。
但是刘健去意已决,弘治皇帝不得不放。君臣之间本来就是相互的。大臣不想干,明朝皇帝想留是留不住的。除非是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个狠人。
刘健既去,京师舆论随即就沸腾起来。
在刘健离开京师前,弘治皇帝不可能急忙忙的任命首辅,那是对刘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