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风雨不必理会。去吧。我一会就要休息。”
“是。”
…
…
张昭的奏章于八月二十八日到京中。他这是普通的奏章,将近两千里的距离,能以这个速度通过明朝的驿站系统抵达,已经算是非常快的。
这主要得益于张昭对辽东的驿站规定和整治。
明朝驿站的弊端这是不必说的。看一看明末李自成的人生就懂,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张昭将驿站系统做了改革。邮递信件和公文的专门设立一个系统,只是暂时挂在驿站的名下。而招待过往大官贵人住宿的驿站则是另外一帮人。
按照现代办法管理的邮政系统当然比原始的驿站系统要快。
明代的皇帝在大臣致仕时,通常有句话,“给驿归”。这就是允许大臣免费试用驿站系统返回家乡的意思。
张昭现在当然是没法动驿站这一块。这是挑战整个官僚阶层的使用习惯。
相比于工业化,推广数学、科学,这都是些小事,将来会慢慢的改善。只要大明持续发展,不可能再出现一个闯王。
首辅刘健于第二日在内阁中见到张昭的奏章,帮他办事的中书舍人(秘书)把奏章放下他看了没两行,一口怒气就涌起来,“好,你个李宾之。”
刘健撩起官袍下摆,从他的公房中走出来。
正在整理奏章的中书舍人赶紧跟上来,“阁老…”
刘健摆摆手,沉着脸,手里拿着奏章直接到李东阳的公房中。
众所周知,明朝内阁在文华殿后的文渊阁办公。而这座院子中,大堂之后有六间房用作阁老们使用。
大明朝通常情况下是三名阁臣,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四名或者多名阁臣。
所以通常情况下,阁老们都会选择朝南向阳的三间房间作为公房。换言之,李东阳的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