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

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3 / 4)

的设想有点大啊!他早就计划好,回京之后劝说弘治皇帝接受和鞑靼人互市,继而试点废除卫所,释放大批的劳动力。

同时创办报纸,掌握舆论权。再教育改革。不需要去碰儒学那一块。而是去搞基础的义务教育。只要识字,后面把工厂开起来,机器运作起来,产业工人还不好培养吗?

而且,推行全民义务教育,好处很多。第一,可以增强国民的认同感,促进各民族融合。这不需要多说吧?

第二,加速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建设。工业革命,不是说把蒸汽机搞出来就完事。蒸汽机要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啊!它需要一个过程。譬如我朝的工业化,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想想看,那些老牌的帝国花了多少年。

张昭现在就是要缩短这一过程。义务教育,能在几年之后,收获大批的产业工人。甚至是,如果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还会大批的工程师。

德国在一战前就是以此超越了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

归根结底一句话,义务教育好啊!

然而,计划终究只是计划。国子监改革计划受挫。他还没开始推动义务教育,就被迫腰斩。

想想看,要是大量的监生毕业,进入待业状态。吏部大堂人满为患。到时候,再推动在全国各地设立大量的“小学”,把这些监生们仍过去当老师(给一个吏员或者从九品的杂职官身份),把教材一发,何其之爽!

这就是自上而下的速度、好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哪用的着,他现在苦逼的去自己办学培养产业工人?

见张昭“强作笑颜”,婉儿正要安慰张昭,忽而听的前院里有马车声。通传后,韩娘子带着一个穿着黑裙的高挑少女走进来。身姿高挑,姿容美丽。

“少爷,蒋太监府上用马车送来一名侍女。说是你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