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看着,笑着打圆场,转移话题,“子尚,拙荆想要去拜访下伯爷夫人,不知何时方便?”
他看得出来,刘公公有日后执掌天下之意。否则,不会内宦们都对报纸不感兴趣,独独他跟着前来?刘瑾很重视真理报。但他先把眼前管着吧。
“随时都方便。”张昭道:“殿下,请允许我先安排下报社的事务。等会去家里吃饭。”
朱厚照挥手道:“你忙你的。我去报社里转转。叫王掌柜跟着我。”
王掌柜听吩咐,陪同着朱厚照去报社里转悠。
张昭将已经抵达报社的汤玄策叫进来。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形象落拓三十多岁的文士,圆脸,嘴角有纹,这令其人看起来颇为普通。
“学生见过伯爷!”汤玄策语调紧张的向张昭躬身行礼。
张昭坐在椅中,将脑海里对刘瑾刘公公的思考收起来。抬手示意道:“不必拘礼。我听王掌柜说你做事得力。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可愿意离开国子监,专职担任真理报的编辑?”
汤玄策讶然的抬头,看着张昭。心中震惊难言。他没想到张昭会直接招揽他。
为什么同来的数十名监生中,他最为卖力?
在明朝固有的观点中,读书人高人一等。监生虽然不被主流的读书人们看中,但也是读书人。他们来坐监读书,是准备当官的。谁肯将前途系于一家报社?
他卖力,是因为他在国子监中看不到出路。其他三个高年级学堂的监生们做事,那是因为他们快要毕业,要找实习的衙门,将来谋一个好出路。卖些力气,新秦伯帮着说一句话,实习单位不就解决?
汤玄策只犹豫了片刻,便再次躬身抱拳行礼,郑重的道:“学生愿意。”
张昭禁不住笑起来,道:“你倒是答应的干脆。我一个月二两银子雇佣你,你就不怕在京中过得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