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涛绝对是个好人”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就是有心骑的慢,也架不住路短,在离胡同还远的地方时,她便要下来,说怕被熟人看到不好。
于是就匆匆聊了几句,看到她进入一户院子便转身骑车离去。
“……”
一个人慢悠悠的骑着车,闲逛着七十年代末的京城。
灰白的街道,斑驳的城门楼子,蓝蓝的天空,纯真的岁月。
生活在这穷且还可能会饿肚子的年代,是幸福的,因为没有太多忧虑,按步就班的工作,就不会饿死。
每家都是不多么富裕,每个月好像都缺十块钱的口子,精打细算真的不是抠,日子不计划的过,那就真对不起了,喝西北风还会时时有赠沙子的活动。
骆涛家在这个年代应该算是小康之家,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三辆自行车,父母各一辆,另一辆是自己组装鼓弄出来的。
也是有车有房一族,还有二百多块的存款,如果能取一个持家有道的媳妇,那真的就是人生赢家。
每次回到这百花深处,就极爱这个名字起源的故事。
据《北京琐闻录》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
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
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选票莲藕。
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天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在黄菊澄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时皆宜之感。
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已经好几百年过去了,人早已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但是故事还在,还留下了一处百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