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争论,实际上是马良和众人争论。
苏乙和张英振的这场决斗,前半局在宗师们眼中看来,可谓是非常枯燥。
张英振打得虎虎生威,苏乙看似险象环生,其实稳如老狗。
说是张英振在追着苏乙打,但宗师们哪里看不出,苏乙是半推半就,借机消耗张英振的体力。
所以直到张英振幡然醒悟那一刻起,前面的比斗都是苏乙在“溜”张英振。
他们眼睁睁看着张英振的体力被迅速消耗掉,都不禁为之惋惜。
其实论实力,张英振比张松年更强,绝对有能力和苏乙奉献出一场更精彩的比斗,只可惜,他用错了策略。
但这能说张英振愚蠢吗?
不能!
张英振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罢了。
身为一个武人,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猛攻追打会让自己的体力迅速消耗?
但他自信苏乙会败在他的猛攻之下,自信苏乙会在他体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之前,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这是一个武人对自己的身手应有的自信和把握,他不是愚蠢,他只是低估了苏乙。
一念之差,导致一场惨败。
他空有一身的本事,却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但这样的情况在搏击竞技的擂台上太常见了,根本不新鲜。
这场比斗唯一的亮点就是“海鸟与鱼”的场景。
张英振攻得妙,苏乙的破解和反击更是堪称惊艳!
谁也没想到,他会以最华而不实的“鹞子翻身”,破了张英振势在必得的一击,化解了凶险。
这天才般的灵光一闪,就像是足球场上的脚后跟进球、勺子点球、圆月弯刀之类的场景,让人为之振奋,为之着迷。
这神奇的一翻,哪怕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也绝对还有人为之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