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无招,却有章法。”臂圣张策缓缓说道,“不了解他的章法,寻常武人,就不会是他的对手。但若说宗师——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不同意张老弟的说法,”李书文摇头,“我认为耿良辰的武功,重点在韵律上,而不在章法上。”
“我赞成同臣老哥的看法,”尚云祥道,“论章法,耿良辰的武功就是一锅儿炖,我看还是西洋武功的底子,西洋武功能有什么章法?洋鬼子的功夫粗浅得很,唉,但现在,人家走在我们前头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宗师们都表情黯然。
在他们看来,苏乙的武功以西洋拳为根基,定是得了某个洋人武师的传授。
洋人已经找到了一条将武学融会贯通的康庄大道,而国人的武术家却还在黑暗中绝望地苦苦摸索。
“时至今日,要还看不起洋人的武功,觉得人家的武功粗浅,不值一提,那就是国术的罪人!”张紫珉神色凝重道,“我们这么多年来为国术奔波劳苦,不可否认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国术的没落却依然成了煌煌大势。这固然有时代潮流的不可逆,但我们这些人就没有责任吗?”
“摒弃门户之见,交流有无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我们都是关上门自己交流,到头来,国术依然是个封闭的圈子,陈腐落后,不知变通。依然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瞧个热闹。等什么时候热闹散了,我看,国术也就彻底完了!”
“馆长说得对啊。”宫宝森叹了口气,“我们这些年改来改去,说是交流,其实依然是故步自封。李元庆、李春年为什么输?我看不止是耿良辰的奇特,而是我们的国术,还是个关上门来自己跟自己玩儿的玩意儿!”
“八卦打太极,通背打形意,都能打个你来我往,这是因为我们打的就是接招拆招,我出什么招,你用什么招接,再如何反击,比斗双方都心里有数。为什么到了耿良辰就不行了呢?这是因为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