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代表037号歼-h的红点在平稳的下降高度,5700,5400,5100......雷达员每隔三百米通报一次,同时密切监视航向和航速。地面雷达测到的是战机相对于大地的速度,也就是地速,和空速存在一些误差。
在4000米的时候,李战摘掉了氧气面罩重重的松了口气,根据塔体的指令慢慢改平,最终在3600米的高度恢复了平飞,航向**变化。他把放在左手边的手电拿起来照向地平仪,确认俯仰角和侧倾角保持在正确位置后才放心下来。
保持姿态飞行**很大问题,大问题是降落。
此时塔台里已经有好几位参谋开始紧急研究方案,这样的情况他们从来**遇到过。
其中一名少校参谋凝重地说道:“去*十一月,南航某部跨昼夜,一架飞豹起飞后不久舱内断电,和现在的情况很相似。而且当时那架飞豹的飞控系统断开,飞行员全部手动控制。”
“不一样。”马上有一位资深中校参谋摇头说,“南航某部那架飞豹当时只是前舱断电,后舱的显示是正常的。后舱飞行员引导前舱飞行员盲操迫降成功,当时是下午六点多,是有一些能见度的,实事求是地说并无很大难度。”
资深中校看着雷达显示屏,沉声说道,“洞三拐的情况更加危险,他什么都看不到。”
暗舱、百公里外海空,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让李战所面临的情况比海航某部飞豹座舱断电要糟糕得多。而且他只有一台发动机,如果出现连环故障影响到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故障,他就只能当伞兵了。
少校参谋说,“只能地面引导,**别的办法。”
资深中校缓缓点头,“陈总,只能地面引导,主要靠飞行员的操纵。”
老陈头何尝不知,有引导是一回事,飞机能不能做到和引导指令一致是另一回事,归根结底是要看飞行员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