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战机屎一样的航电系统。
李战说,“f-16的机头指向非常的灵敏,这一点在前面的对抗里是验证了的。客观地说,我们用的歼十一是重型制空战斗机,主要作战方式是在视距外打击敌机。实际上如果被迫进入近距格斗,歼十一一些方面甚至不如歼七。我曾经使用歼七对抗过苏两七。”
他顿了顿,回到座位上坐下,说道,“歼十一的优势在于……”
从他开始,话题开始转向歼-11b对f-16这一方面,逐渐的向讨论针对性战术靠拢。飞行员关注的是怎么样打败敌人,纯技术层面的分析对比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从理论上来说,f-16对应的应该是mig-29,su-27的对手应该是f-15这样的重量级选手。
问题在于对飞行员来说这是一厢情愿的命题,在作战中有遇到各种对手的可能,也许碰上f-22a也不奇怪,他们要做的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敌人的劣势来进行攻击。纯字面上的对比意义不大。
可是他们面临着的正是这么一种纸面对比结果很有可能影响到新机型的研发以及部队作战战术的调整,这就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我相信歼十一的航电系统不会比f-16的差多少,歼十六毕竟是战斗轰炸机,格斗机动性这一方面是略逊于歼十一的。歼十一获取能量的速度比f-16快,爬升率、过载承受能力以及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也略胜f-16,我个人对后面的对抗是很有信心的。”李战以此结束了他的发言。
一些并不认同李战的观点,他们认为f-16设计之初就明确了“优秀格斗敏捷性”这一要求,可以说这个飞机自始自终都不是什么多用途战斗机,而是专为空战格斗而生的。之所以现在变成了多用途,甚至最新的几个批次侧重对地打击,是因为自1991年后美国失去了对手,也是唯一一个对手。
无须考虑制空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