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和国籍限制了张昊的成长。
就在斯科特-柯林斯为张昊感到惋惜的时候,来了个电话,他停下对高一菜鸟的指导,去接电话去了。
另一边,正在训练的张昊感觉很不可思议!
他每一次投篮过后,仿佛就有人在提示他,动作的哪个部分还不够标准、哪个肌肉群发力不够充分或者无法随意的发力做出最好的投篮……他很轻易的就知道了自己想要强化中投需要做些什么!
哪个发力动作要加强、因为哪个部位的力量缺失无法把投篮提升到更好……他仿佛都知道了!
练了3组合计150个中投后,张昊直接来到球馆内的健身房,开始练背阔肌和腰腹,之前的投篮权当热身了。
整个过程,张昊都在努力的压抑自己的兴奋,让自己可以冷静的训练,不然容易受伤,尤其是练器械的时候更得冷静,这时候可不能伤。
教练的指导很好,但教练毕竟不是本人,不然但凡一个投篮不好的人找教练教就行了,投篮这种事,不是单纯的靠教就行的。
斯科特-柯林斯对张昊的投篮指导很用心,也认为张昊中投已经很出色,但还是觉得张昊要去大学打磨三四年的基本功,其根本原因,就是张昊需要更多训练、打更多的比赛,才能自己知道自己投篮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或是肌肉群、或是发力细节。
张昊觉得,自己原本或许至少也得花两三年时间,才能一步步的把自己的投篮练到职业级别,因为他之前也有通过改变发力细节、加强力量训练等等方式提高过自己的投篮,他在nba也有良好水平的中投水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步加强的,而发觉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往往要不少时间,其他时间都只能练,不断的练。
可今天,就练了那么一会儿,张昊就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了!显然,这是那张成长卡的作用!
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