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是为金句。”
“我就当您是夸我了。”李萱儿抿嘴一笑,转身进了云海楼。
女眷少,除了李萱儿几个,只有一个温庭筠的女弟子鱼幼微,上了二楼,萱儿对鱼幼微笑道:“鱼娘子诗作闻名天下,我刚才献丑,你可不要笑话我。”
“说哪里的话?公主珠玉在前,幼微都不敢称自己会诗了。”鱼幼微虽听师傅说过,公主为人平和,很好相处,见了面,她更是喜欢。
正说着,郭青澜拿着一叠纸上来,道:“郓王殿下说,下面酒客多,怕熏着公主,让每人写了‘中秋’为题的诗,送下去即可。”
萱儿皱皱鼻子说:“早知不带我们玩,我就不那么辛苦,到这南台顶上来了!”
相处两日,刘碧如也放松了许多,她笑道:
“刚才我发现,除了我们上来的那条路,旁边还有一条小路,我问了小沙弥,他说下面是个小平台,也修有一座亭子,叫做‘斜风亭’。
他们在云海楼作他们的诗,我们到斜风亭行我们的令,岂不更好?”
女眷们喝的是清酒,淡淡甜甜的,也就是三两盏。几个人各写了一首诗,交到郭青澜手里,由她传给郓王。
一楼酒宴正酣,光昧禅师吟道:
“四海无拘束,行心兴自浓。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李商隐站起来,指着窗外的明月接到: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好诗!好一个‘碧海青天夜夜心’!”棣王大赞,乘兴敬了李商隐一杯。
温庭筠以箸击盏,高声唱到: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座上一阵喝彩,人人诗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