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不用抱怨了,我就是做微生物研究的,还做过诺如病毒的染色实验,结果剩余的实验废物,都被灭杀处理掉了,根本没想过那些东西会有什么用。”
“在我们看来是废物的东西,在人家看来就是研究成果啊!”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这里,哪怕是到了微生物研究领域,天才依旧是天才!”
“……”
赵奕的论文引起了医学界和舆论的热议,而舆论也转向‘论文’问题。
几个医学界的大佬都对论文影响力做了认证,就不可能再出现什么学术造假的问题,就算是有研究机构力推赵奕,也不会有研究员傻到,把自己甚至未来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的重要研究发现送给赵奕。
如果真的有人傻到这么做,那么论文、成果就不是造假,而是真实的,就像是财产继承一样,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财产送人……你管得着吗?
这是合法的!
许多媒体记者也开始了采访,想要采访到赵奕本人不容易,但采访一些医学界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医学界的研究人员或者干脆是一线的医生,对赵奕的论文研究成果持有很专业的看法。
有的人开始普及起了常识,“赵奕的研究项目是医学基础的机制研究,是国家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像是这种拨款做研究的项目,审查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几乎不可能出现造假情况。”
“我看到一种很可笑的说法,说生物医学研究所支持赵奕,赵奕摘取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情,他发表论文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人家愿意给,谁也管不着,这远远谈不上什么论文造假,法律上也只是正常的成果赠送关系。”
“所以最近的舆论是很可笑的,我看过那两篇文章,列出来的数据确实没有错。”
“我同时也看了赵奕,完成了三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