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是疾病分子级别机制的猜想,因为猜想有一部分是可以验证的,有一部分不确定是否能验证,而他连可以验证的部分都没有验证,发表以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
前提,还是先能发表出来。
赵奕还是觉得应该写前言,说明做出猜想的理由,他以对张薇实验的观察,来做推断的依据。
确实。
一些实验过程很难说明什么,但最少也算是找了个理由,而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过程就是猜想了,话语都是--
“我们假设……就说得通了……”
“如果……就能出现实验中的情况……”
“病毒性心肌炎在病毒消失以后,免疫会……就能解释后续存在的原因……”
结束。
相比繁杂的数学计算、计算机论述,‘医学猜想’论文就好写太多了。
赵奕最后还做了标注:“以上是一个生物医学的入门生,以逻辑猜想论证的方式,对实验过程可能的分析解读。”
“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谅解!”
这就是低调!
就算肯定完全是正确的,但毕竟是以猜想的形式表述,不能百分百就说是正确的。
看着只有寥寥三页纸的论文,赵奕感觉就像是语文考试写了个作文。
很轻松。
也有些忐忑,因为不知道会得多少分。
下面就是投稿。
国外顶级医学杂志根本就不同考虑了,‘开创性’的医学猜想论文,是绝对不可能通过审核的。
那么……
赵奕翻了旁边参照的一大堆杂志,找了本似乎是对口的-《复康医院感染学杂志》。
上网查一下。
网友评价都是审核速度快,三天就出结果。
“ok!”
“就它了